2.1.5两点间距离公式(北师大必修2)
阜阳十中校本课程◆高一级部数学学科必修 2◆导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 课题: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第一课时 修编教师 牛化杰
§2.1.5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
【学习目标】1、了解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;熟练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、中点 公式; 2、灵活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解题; 【学习重点】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公式的推导。 【学习难点】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公式的应用。 【学习方法】自主学习,合作探究,教师及时点拨。 【问题情境】 思考 1:在 x 轴上,已知点 P1(x1,0)和 P2(x2,0),那么点 P1 和 P2 的距离为多少? 思考 2:在 y 轴上,已知点 P1(0,y1)和 P2(0,y2),那么点 P1 和 P2 的距离为多少? 思考 3:已知 x 轴上一点 P1(x0,0)和 y 轴上一点 P2(0,y0),那么点 P1 和 P2 的距离为多 少? 思考 4: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,已知点 A(x,y) ,原点 O 和点 A 的距离 d(O,A) 思考 5:一般地,已知平面上两点 A(x1,y1)和 B(x2,y2),利用上述方法求点 A 和 B 的距 离。 1、公式:A(x1,y1) 、B(x2,y2)两点间的距离,用 AB 表示为
AB ?
D 的坐标。
【目标检测】 1、已知:A(1,1)B(5,3)C(0,3)求证:三角形 ABC 是直角三角形
2、已知 A(x1,y1), B(x2,y2) ,M(x,y)是线段 AB 的中点,试推导出中点公式。
【总结提升】
( x2 ? x1) ? ( y2 ? y1)
2
2
【典型例题】 【例 1】已知 A(2、-4) 、B(-2,3) ,求 AB 【例 2】已知:点 A(1,2),B(3,4),C(5,0) 求证:三角形 ABC 是等腰三角形。 【学后反思】 【作业布置】教材 P80 第 1、2 题
【例 3】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的两倍.
【我的困惑】
【例 4】已知 :平行四边形 ABCD 的三个顶点坐标 A(- 3,0),B(2,-2),C(5,2).求:顶点
班级 姓名 第 组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1